
六代乐舞
《云门》(《云门大卷》) 黄帝 以云为图腾,崇拜天神的乐舞;
《咸池》(《大咸》) 尧 以水鱼为图腾,请求五谷丰盈;
《箫韶》(《九韶》《九歌》) 舜 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著作,以编管乐器排箫作为首要配乐乐器(孔子在齐国看到《箫韶》,陶醉得“三月不知肉味”,并说“韶尽美矣,又尽善也”);
《大夏》 夏 讴歌大禹治水的功劳;
《大濩》 商 讴歌商汤伐桀的功劳;
《大武》 周 《大武》(武王伐纣,孔子点评为“尽美矣,未尽善也”)。
聂耳
原名聂守信,20世纪30年代出色音乐家,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,被誉为“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”。
在大众歌曲方面,以《义勇军进行曲》(1949年被定为国歌)、《结业歌》《行进歌》(这三首均为田汉作词)《自卫歌》等最为重要。这些歌曲明显地反映了其时最火急的主题——公民大众反帝爱国的奋斗。其次,像《大道歌》《开路先锋》《码头工人》《打长江》等劳作歌曲,也有着特别的含义。这些歌曲深入提醒了其时处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抗操控两层压榨下,我国无产阶级劳作大众的日子和思想感情。
在抒情歌曲方面,以《铁蹄下的歌女》《塞外村女》《梅娘曲》《飞花歌》等最具代表性。歌曲所反映的体裁内容大多也是其时被压榨、被剥削的公民的苦楚日子和他们的思想感情。
在儿童歌曲方面,聂耳最著名的著作是《卖报歌》。
别的,聂耳还改编收拾了《金蛇狂舞》《翠湖春晓》《昭君出塞》等民间器乐合奏曲。《金蛇狂舞》是根据我国民间乐曲《倒八板》改编收拾而成。
昆曲
昆曲,现又被称为“昆剧”,我国陈旧的戏剧剧种,被誉为“百戏之祖”。
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。
复调音乐的开展
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是奥尔加农,后又呈现了一种新的风格特征,即富丽奥尔加农。12世纪下半叶呈现了一种运用节奏形式加以操控的方法,即迪斯康特。至13世纪,经文歌成为其时最盛行的音乐款式,是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复调体裁。